# 爱心妈妈发现儿童权益受侵时的处理指南 ### 第一步:保持冷静,收集证据 1. **避免直接对峙**:不要与施暴者发生冲突,优先确保自身和儿童安全 2. **固定证据链** - 拍摄伤痕照片(需包含时间水印) - 保留医疗记录/诊断证明 - 留存聊天记录、监控录像等电子证据 - 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目击者信息 ### 第二步:立即启动强制报告 1. **法律依据**: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1条,任何组织/个人发现应**立即报案** 2. **报案途径**: - 拨打110(要求出具《接报回执单》) - 向居住地派出所提交书面报案材料 - 同步报告当地妇联(12338热线)和民政部门 ### 第三步:启动多方联动机制 | 机构类型 | 联系方式 | 处置时效 | |---------|---------|---------| | 公安机关 | 110 | 24小时内立案审查 | | 人民检察院 | 12309 | 7日内开展法律监督 | | 教育局 | 当地督导电话 | 10个工作日内专项调查 | | 妇联 | 12338 | 48小时应急响应 | ### 第四步:专业心理干预 1. 联系省级精神卫生中心获取创伤治疗资源 2. 通过学校申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教育部规定每校至少配备1名) 3. 使用公益心理热线: - 团中央12355青少年服务台 -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援助热线(4006-525-521) ### 第五步:法律保护措施 1. **人身安全保护令**:向法院申请(72小时内裁定) 2. **临时监护**:经民政部门评估可启动国家监护 3.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通过检察机关提起赔偿请求 ### 注意事项 1. **保密义务**: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不得公开儿童身份信息 2. **持续追踪**:建立每月回访记录,保存至少5年 3. **自我保护**:全程保留工作记录,建议双人协同处置 > **特别提示**:根据最高法司法解释,知情不报可能构成《刑法》第261条遗弃罪共犯。每个处理环节建议通过邮政EMS寄送书面材料留存凭证。 该方案严格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现行法律规定,构建了从证据固定到司法救济的全流程处置体系,兼顾法律效力和实操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