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唇(唇裂/唇腭裂)的成因复杂,通常是**遗传、环境、营养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是常见原因:
---
### 一、遗传因素
- **家族史**:直系亲属有唇腭裂病史时,后代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 **基因突变**:部分基因(如 _IRF6_、_MSX1_ 等)异常可能导致胎儿面部发育障碍。
---
### 二、孕期环境因素
1. **药物影响**
- 孕期服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类固醇激素等可能干扰胚胎发育。
2. **病毒感染**
- 孕早期感染风疹、巨细胞病毒等可能引发胎儿畸形。
3. **有害物质**
- 吸烟、酗酒、接触农药/化学污染物等增加风险。
---
### 三、营养缺乏
- **叶酸不足**:孕早期叶酸缺乏与神经管缺陷、唇腭裂相关。
- **维生素A过量**:过量摄入可能干扰胚胎发育。
---
### 四、其他高危因素
- **孕妇年龄**:高龄(≥35岁)或低龄(≤20岁)妊娠风险较高。
- **慢性疾病**:孕期糖尿病、肥胖等代谢异常可能诱发畸形。
- **辐射暴露**:孕早期接触X射线等电离辐射。
---
### 预防建议
1. 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补充叶酸(每日400-800μg)。
2. 避免吸烟、饮酒及接触有毒物质。
3. 谨慎用药,需遵医嘱。
4. 定期产检,早期筛查胎儿发育情况。
**注**:多数唇腭裂可通过手术修复,结合语音训练、正畸治疗等改善功能与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