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司投资其他公司时,通常会采用权益法或者成本法来记录投资。如果投资金额占被投资公司股权的20%以上且具有重大影响力,通常采用权益法;如果投资比例较小,不具备重大影响,则可能采用成本法。
### 权益法
1. **初始投资**:
```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300万元
```
2. **对方公司盈利**:
假设被投资公司当年盈利100万元。
```
借:投资收益 30万元 (100万 * 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0万元
```
这里,你公司按照持股比例确认相应的投资收益,并增加对被投资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3. **对方公司亏损**:
假设被投资公司当年亏损50万元。
```
借:长期股权投资 -15万元 (50万 * 30%)
贷:投资收益 -15万元
```
同样,你公司按照持股比例确认相应的投资损失,并减少对被投资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 成本法
1. **初始投资**:
```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300万元
```
2. **对方公司盈利或亏损**:
在成本法下,无论被投资公司是否盈利或亏损,投资方都不做账务处理,直到被投资公司分红或者投资出售时才进行会计处理。
### 分红处理
无论是权益法还是成本法,当被投资公司宣布分红时,都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处理:
假设被投资公司宣布分红20万元。
```
借:应收股利 6万元 (20万 * 30%)
贷:投资收益 6万元
```
收到现金股利时:
```
借:银行存款 6万元
贷:应收股利 6万元
```
这些是基本的会计处理方式,具体情况可能会根据实际的会计准则和具体情况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