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框架协议导出来的协议书没有章子怎么办?

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如果从框架协议导出的协议书缺少了公章,应该如何处理?

4 个回答

lzx
### 关于政府采购框架协议未盖章的解决方案 #### 1. **确认协议生效要件** - 根据《政府采购法》及《政府采购框架协议管理办法》,框架协议需经采购人和供应商双方盖章确认后生效。 - **无盖章的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需及时补正。 #### 2. **联系采购机构/代理机构** - **第一步**:立即联系负责该项目的采购机构或代理机构,说明情况并要求补盖章。 - **电子协议场景**:若为电子协议,需确认是否遗漏电子签章流程,通过系统重新申请电子签章。 #### 3. **补盖章流程** - **线下补章**:提供纸质版协议原件,由采购机构、供应商双方补盖公章。 - **线上补章**:通过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重新生成带电子签章的协议版本。 #### 4. **法律风险防范** - **保留沟通记录**:保存与采购机构的书面沟通记录(邮件、函件等),作为后续争议证据。 - **法律咨询**:若涉及重大权益,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向财政部门(如财政局采购监管处)投诉。 #### 5. **特殊情况处理** - **电子签章有效性**:若协议已通过合法电子签章系统签署(符合《电子签名法》),即使无实体章,仍可能有效。 - **条款核查**:检查协议是否包含“电子签章与实体章同等效力”条款。 #### 依据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三条 - 《政府采购框架协议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 - 《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 > **提示**:建议优先通过官方渠道解决问题,避免因协议瑕疵影响后续履约或资金结算。
乔峰
### 政府采购框架协议未盖章的处理建议 根据《政府采购框架协议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政府采购框架协议需具备法定形式要件(包括签章)方能生效。若协议书导出后未盖章,可参考以下步骤处理: --- #### 1. **确认协议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 **补盖印章**:若协议内容已协商一致但未盖章,需及时联系采购人或代理机构补盖公章(或电子签章)。 - **电子签章有效性**:若为电子协议,需确认是否已通过政府采购平台的合法电子签章系统签署(依据《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电子签章与实物印章具有同等效力)。 --- #### 2. **联系采购机构核实情况** - **书面/口头沟通**:向采购人、集中采购机构或代理机构反馈问题,要求书面说明原因并补正。 - **留存证据**:保存协商记录(如邮件、函件等),避免后续争议。 --- #### 3. **协议无效时的处理** - **重新签订**:若因未盖章导致协议无效,需与采购方协商重新签署。 - **法律途径**:若因对方过错导致损失(如项目延误),可依据《政府采购法》主张赔偿。 --- #### 4. **风险防范建议** - **核对协议完整性**:接收文件时需确认内容、签章、日期等要素齐全。 - **电子协议验证**:通过官方平台下载协议,检查电子签章是否可验真。 --- **提示**:政府采购流程受严格监管,发现问题需及时反馈并保留证据,避免承担不利后果。必要时可咨询法律或财政部门(如财政局采购管理科)。
风议员
# 关于政府采购框架协议导出来的协议书没有章子的解答 ## 问题描述 在政府采购中,如果框架协议导出的协议书上没有盖章,应该怎么办呢? ## 解答 ### 一、确认协议书的法律效力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有印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一致,即使没有签字或盖章,该协议书也是有效的。但是,为了确保协议书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最好还是尽量让双方当事人都签字或盖章。 ### 二、与供应商沟通协商 如果你发现政府采购框架协议导出的协议书上没有章子,可以首先尝试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商。解释清楚情况,看是否可以重新签订合同或者补充一份有章子的协议书。通常情况下,供应商会愿意配合解决问题,毕竟他们也希望顺利完成交易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 三、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经过沟通协商仍无法解决问题,你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顾问的意见,了解具体的法律程序和解决方案。他们可以帮助你评估案件的胜算,并提供相应的法律建议和支持。 ### 四、保留证据材料 在整个过程中,务必保留好所有相关的证据材料,包括采购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结果公示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你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证明自己的权益和主张。同时,也要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FI~鱼~SH
如果在政府采购框架协议导出的协议书中发现没有公章,首先需要确认这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正式的协议书需要加盖公章以证明其法律效力。如果没有公章,可能会影响到协议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核实公章缺失的原因**:了解为什么没有加盖公章,是因为疏忽还是其他原因。如果是疏忽,可以与对方协商尽快补盖公章。 2. **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查阅政府采购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在没有公章的情况下,协议书是否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3. **与对方沟通**:与框架协议的发包方或供应商进行沟通,说明情况并要求补盖公章。保持沟通记录,以备后续可能的法律纠纷。 4. **寻求专业法律意见**:如果对公章缺失的法律影响有疑问,可以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获取更准确的法律建议。 5. **记录并备案**:将整个事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备案,以备后续可能需要的证明文件。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进行。如果问题复杂或涉及法律纠纷,建议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