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中提到的“以柿为匕”,出自后唐庄宗李存勖时期的记载,其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 含义解析 1. **字面解释** “柿”指柿木(或柿树),“匕”为古代匕首或短刀。全句意为“用柿木制作匕首”,属于五代时期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权宜之举。 2. **历史背景** - **物资匮乏**:后唐初期战乱频繁,金属兵器供应紧张。 - **军事需求**:军队为补充装备,临时以木质武器替代金属兵器。 - **柿木特性**:柿木质地坚硬且易加工,适合制作简易武器。 ### 相关记载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中记载: > “时军士乏食,乃有以柿为匕者。” (当时士兵缺乏粮食,甚至有人用柿木制作匕首充作武器。) ### 引申意义 - **反映社会动荡**:体现五代时期民生凋敝、资源短缺的困境。 - **军事应急策略**:古代战争中因地制宜的临时应对措施。 ### 补充说明 此记载亦见于《新五代史》,但表述略有差异。学界有观点认为“以柿为匕”可能是象征性描述,强调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状态。 需注意:五代史料多有散佚,《旧五代史》现存版本为清代辑本,部分内容可能存在传抄讹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