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症:症状、原因与应对
## 核心症状
- **情绪表现**
持续悲伤/空虚感,易怒,无助感,自我否定
- **兴趣丧失**
对曾经喜爱的活动失去兴趣,社交回避
- **认知变化**
注意力难以集中,决策困难,记忆力减退
- **生理表现**
失眠/嗜睡,食欲骤变,慢性疼痛,精力持续不足
- **行为异常**
行动迟缓/坐立不安,反复出现死亡念头
## 常见诱因
1. **生理因素**
- 脑化学物质失衡(如5-羟色胺、多巴胺)
- 家族遗传倾向
- 慢性疾病影响
2. **心理因素**
- 长期高压环境
- 创伤经历(PTSD相关)
- 完美主义人格倾向
3. **社会环境**
- 重大生活变故(失业/失恋/丧亲)
- 长期社交孤立
- 经济压力累积
## 治疗与应对
✅ **专业干预**
- 认知行为疗法(CBT)
- 药物治疗(SSRIs类需遵医嘱)
- 经颅磁刺激(rTMS)等物理治疗
✅ **自我调节**
- 建立规律作息(固定睡眠-觉醒周期)
- 渐进式运动计划(从散步开始)
- 正念冥想练习(每日10分钟起步)
- 建立支持网络(亲友/病友互助)
## 预防建议
⚠️ 关注早期预警信号(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异常)
⚠️ 培养压力管理技巧(呼吸训练/时间管理)
⚠️ 保持适量社交活动(每周至少1次线下互动)
## 特别提醒
❗ 出现自伤/自杀念头时立即联系:
- 心理危机热线(如北京24小时热线:010-82951332)
- 就近精神专科急诊
❗ 避免以下误区:
- "只是心情不好,想开点就行"
- "吃药会成瘾/伤大脑"(新型药物已改良)
- "确诊就意味着人生毁了"(临床治愈率>70%)
(注:具体治疗方案需经专业医生评估,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