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表中的基准值和代码 在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中,**基准值**通常是指通过高精度计量设备测定的标准参考数值,用于代表被测特性的真实状态(如合格/不合格的判定依据)。而“代码”则是对测量结果或零件状态进行分类标记的符号,常见形式包括数字、字母组合或特殊记号。以下是具体说明: 1. **基准值**: - 它是由计量型测量系统预先确定的准确数值,作为评价人判断合格与否的标准。例如,在目视检测场景中,可能设定某个尺寸范围的中心值为基准值,供操作者对照使用。实际应用时,基准值帮助统一不同评价人的评判尺度,确保一致性。 2. **代码**: - 代码多为二进制逻辑表达(如“1”表示合格、“0”表示不合格),也可能扩展为多级分类(例如用“+”“×”“-”标识零件处于不同的质量区间)。这些代码便于统计分析和交叉表对比,能够直观反映测量结果与基准值的匹配程度。例如,当评价人的判定与基准一致时记为“1”,不一致则为“0”;或者在数据表中用符号标注零件是否落在预设的控制区域内。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基准值和代码规则会根据行业特点、产品要求及企业标准进行调整。例如,某些场景下可能采用更复杂的分级制度(如非常好、好、一般等),此时代码也会相应变化。建议结合实际使用的测量设备说明书或公司内部规范进一步确认细节。 总的来说,基准值为测量提供客观参照,而代码则是量化评价结果的工具,二者共同支撑了计数型测量系统的有效性评估和一致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