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采空区边缘掘进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 一、地质评估与超前探测
1. **地质条件分析**
- 开展采空区地质调查,明确采空区范围、覆岩结构、积水情况及稳定性特征。
- 采用地质雷达、钻孔探测等技术手段,探测采空区边界及潜在危险区域。
2. **超前探测**
- 掘进前进行超前钻探(孔深≥20m),确认前方岩层稳定性及采空区残留结构。
- 对探测发现的异常区域(如空洞、破碎带)进行注浆加固预处理。
---
## 二、支护与围岩控制
1. **临时支护措施**
- 采用U型钢拱架+金属网联合支护,间距≤0.8m,紧跟工作面。
- 顶板破碎区段实施超前锚杆支护(长度≥3m,间距0.5m×0.5m)。
2. **永久支护方案**
- 浇筑混凝土衬砌(厚度≥300mm)或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厚度≥150mm)。
- 安装预应力锚索(长度≥6m,预紧力≥100kN)加强关键部位支护。
---
## 三、通风与有害气体防控
1. **通风系统优化**
- 布置双风机双电源局部通风系统,风筒距工作面≤5m,风速≥0.25m/s。
- 设置瓦斯自动检测报警装置(甲烷浓度≥0.8%时自动切断电源)。
2. **气体监测管理**
- 每班检测CO、H₂S、O₂等气体浓度(检测频率≥2次/小时)。
- 配备正压式氧气呼吸器(每作业面≥2台)及紧急避险硐室。
---
## 四、水害防治措施
1. **探放水作业**
- 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原则,探水孔布置呈扇形(孔数≥3个,孔深≥30m)。
- 探水钻孔终孔孔径≤75mm,孔口安装防喷逆止装置。
2. **排水系统配置**
- 设置临时水仓(容量≥20m³),配备大功率排水泵(排水能力≥50m³/h)。
- 敷设双回路排水管路(管径≥150mm),定期清理沉淀池。
---
## 五、监测预警系统
1. **实时监测项目**
- 顶板离层仪(间距≤30m)监测顶板下沉量(预警值≥50mm)。
- 围岩应力传感器监测压力变化(预警阈值≥设计值的80%)。
2. **智能预警平台**
- 建立多参数融合监测系统,实现数据实时传输与智能分析。
- 设置三级预警机制(蓝色-黄色-红色),配套应急响应预案。
---
## 六、作业管理规范
1. **施工参数控制**
- 循环进尺≤1.2m,空顶距≤1.5m,爆破参数经震动监测优化。
- 采用机械掘进时,截割头转速控制在15-25r/min范围。
2. **人员管控措施**
- 执行"三员两长"制度(安全员、瓦检员、质检员+班组长、跟班队长)。
- 建立人员定位系统(定位精度≤10m),超时未移动自动报警。
---
> **特别提示**:需结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35-142条要求,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每季度≥1次),储备速凝材料(反应时间≤3min)、快速密闭装置等应急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