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髓穿刺在白血病诊断中的作用
## 1. **明确诊断**
- **直接观察骨髓造血状态**:通过抽取骨髓液进行形态学检查,评估原始细胞比例(如急性白血病要求原始细胞≥20%)、细胞分化异常等特征。
- **鉴别白血病类型**:区分急性/慢性、髓系/淋系白血病(如AML、ALL、CML等)。
## 2. **分型指导治疗**
- **细胞遗传学分析**:检测染色体异常(如Ph染色体、PML-RARA融合基因),指导靶向药物选择。
- **免疫分型**: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标志物(如CD13、CD33、CD19等),确定白血病细胞来源。
## 3. **疗效评估**
- **治疗反应监测**:化疗后复查骨髓(如完全缓解时原始细胞需<5%),评估微小残留病(MRD)。
## 4. **预后判断**
- **危险分层依据**:如正常核型AML预后较好,复杂核型预后差。
## 5. **鉴别其他疾病**
- 排除类白血病反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 ▶ 关键指标举例
| 检查项目 | 白血病诊断意义 |
|----------------|---------------------------------------|
| 原始细胞比例 | ≥20% → 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 |
| 细胞遗传学异常 | t(9;22)→CML;t(15;17)→APL |
| 免疫表型 | CD13+/CD33+ → AML;CD19+/CD10+ → B-ALL |
(注:骨髓穿刺需结合血常规、外周血涂片等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