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问题核心分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及第五十条之规定,**认定犯罪嫌疑人必须基于充分、确实的证据**,不能仅因监控缺失或当事人曾出现在案发场所就推定责任。
---
### 关键法律要素说明
1️⃣ **证据链完整性要求**
若警方无法提供以下任意一项证据,则不能认定责任:
- 你与遗失物品存在直接关联(如持有、接触证据)
- 物品遗失时段你仍在现场的直接证明
- 其他证人证言或物证支持指控
2️⃣ **经营者责任限制**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商家仅在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时需承担责任。若已设置监控并作必要提示,可能减轻其责任。
3️⃣ **争议焦点判断**
需重点核查:
- 驱赶行为与物品遗失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 商家是否履行了物品保管提示义务
- 物品遗失的具体时空范围是否合理
---
### 应对建议(操作指引)
1️⃣ **证据保全**
立即通过手机拍摄记录:
- 现场监控盲区位置
- 商家设置的警示标识(或缺失情况)
- 物品存放位置环境
2️⃣ **证人证言收集**
- 要求商家提供驱赶时的在场工作人员名单
- 寻找其他目击顾客的联系方式(可通过商场客服协助)
3️⃣ **法律救济途径**
若已受到警方传唤:
- 要求出示《传唤证》并核对办案人员证件
- 委托律师陪同制作询问笔录
- 对存疑证据及时申请合法性审查
---
### 风险提示
⚠️ 监控系统技术参数可能影响证据效力:
- 存储周期是否符合《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管理条例》
- 分辨率是否达到行业标准(GB/T 28181-2016)
- 时间校准是否与授时中心同步
建议通过专业机构对监控系统作司法鉴定,此过程需在立案后由办案机关委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