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高位截瘫患者二便失禁的作用原理是怎样的?

1 个回答

ldh_007
### 中医治疗高位截瘫患者二便失禁的作用原理 #### 1. **中医理论依据** - **肾气不固**:中医认为“肾司二便”,肾气不足会导致膀胱失约、大肠传导失司,引发二便失禁。 - **脾虚湿困**: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水湿停滞,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加重失禁。 - **督脉损伤**:高位截瘫多与督脉(脊柱)损伤相关,督脉统摄阳气,损伤后阳气衰微,脏腑功能失调。 #### 2. **具体治疗手段及作用** - **针灸疗法** - **选穴**:关元、气海(补肾固本)、中极、膀胱俞(调理膀胱功能)、足三里(健脾益气)。 - **作用**: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激发肾阳、健脾利湿,恢复膀胱与大肠的气化功能。 - **中药调理** - **方剂**:补中益气汤(补脾升阳)、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缩泉丸(固涩小便)。 - **原理**:补益脾肾阳气,固摄下焦,增强括约肌控制能力。 - **推拿与艾灸** - **推拿**:按摩腰骶部及腹部,促进局部气血循环,改善神经反射。 - **艾灸**:温灸命门、肾俞等穴,温通督脉阳气,增强脏腑功能。 #### 3. **作用机制** - **调节神经功能**:针灸可能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损伤部位周围神经代偿。 - **改善局部循环**:中药与艾灸可扩张血管,增加脊髓和盆腔器官的血供。 - **增强肌肉张力**:补肾健脾药物可能间接提高盆底肌肉和括约肌的收缩能力。 #### 4. **注意事项** - 需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如膀胱功能训练)。 - 治疗周期较长,需坚持辨证施治。 - 严重感染或并发症时需优先采用西医手段。 (注:中医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替代必要的现代医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