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签署的银行贷款被起诉后无力偿还,双方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1 个回答

劲秋
# 夫妻共同签署银行贷款被起诉后的法律后果 ## 一、财产执行风险 1. **共同财产查封/冻结** - 法院可依法查封、扣押、冻结夫妻名下共有财产(如房产、车辆、存款等)。 - 若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可能进一步执行个人财产。 2. **连带清偿责任** - 根据《民法典》第1168条,夫妻双方作为连带债务人,债权人可要求任意一方偿还全部债务。 --- ## 二、信用惩戒措施 1.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 可能被法院列入"失信黑名单",导致: - 限制乘坐高铁/飞机 - 限制高消费(如星级酒店、旅游度假) - 禁止担任企业高管 2. **征信系统记录** - 不良信用记录将保留5年,影响未来贷款、信用卡申请。 --- ## 三、刑事责任风险(特殊情形) 1.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 若存在转移/隐匿财产等抗拒执行行为,可能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313条)。 2. **贷款诈骗罪** - 如借款时提供虚假材料或恶意逃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需结合具体证据认定)。 --- ## 四、婚姻关系影响 1. **离婚后的债务承担** - 根据《民法典》第1064条,婚姻存续期间为家庭生活所负债务属共同债务,离婚不影响连带责任。 2. **财产分割限制** - 债务未清偿前,法院可撤销恶意转移财产行为(如离婚协议中将财产归一方所有)。 --- ## 五、法律救济途径 1. **协商还款方案** - 可主动与银行协商分期还款/减免利息 2. **申请个人债务集中清理** - 部分地区试点"个人破产"制度,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债务重整 3. **执行异议之诉** - 对执行标的主张独立权利时,可提起执行异议 > **法律依据**: > - 《民法典》第1064、1168条 > - 《民事诉讼法》第262条 >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 建议:及时委托律师介入,通过执行和解等方式降低影响,同时注意保留必要生活费用(法院需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