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依据经络学说选取与耳部和脑部相关的穴位?

1 个回答

大个仔
### 依据经络学说选取耳部、脑部相关穴位的方法 #### 一、经络与耳部、脑部的关联 1. **耳部相关经络** -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于耳后,分支入耳中,出耳前(如耳门穴)。 - **足少阳胆经**:从耳后入耳中,走耳前(如听会、上关穴)。 - **手太阳小肠经**:分支至目锐眦,入耳中(如听宫穴)。 - **足阳明胃经**:循颊车,上耳前(如下关穴)。 2. **脑部相关经络** - **督脉**:贯脊入脑,主一身阳气(如百会、风府穴)。 - **足太阳膀胱经**:从巅入络脑(如天柱、玉枕穴)。 - **足少阳胆经**:分支通过风池穴入脑。 --- #### 二、常用穴位选取 | **穴位** | **归经** | **定位** | **作用** | |--------------|------------------|-----------------------------------|----------------------------------| | **耳门** | 手少阳三焦经 | 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凹陷处 | 耳鸣、耳聋、齿痛 | | **听宫** | 手太阳小肠经 |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方凹陷 | 耳疾、面瘫、牙关不利 | | **翳风** | 手少阳三焦经 | 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凹陷 | 耳聋、面瘫、颊肿 | | **百会** | 督脉 |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 | 醒脑开窍、头痛、眩晕 | | **风池** | 足少阳胆经 | 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凹陷| 头痛、目眩、脑病、耳鸣 | | **完骨** | 足少阳胆经 | 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处 | 头痛、颈项强痛、失眠 | | **四神聪** | 经外奇穴 | 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 | 健忘、失眠、脑功能障碍 | --- #### 三、临床应用原则 1. **局部选穴** - 耳部病症(如耳鸣、耳聋)优先选取耳周穴位:**耳门、听宫、翳风**。 - 脑部病症(如头痛、中风)选取头颈部穴位:**百会、风池、四神聪**。 2. **循经远取** - 结合经络循行远端配穴(如胆经的**足临泣**、三焦经的**外关**)。 3. **辨证配穴** - 实证(肝胆火旺):加**太冲、行间**。 - 虚证(肾精不足):加**太溪、肾俞**。 --- #### 四、注意事项 - 针刺耳周穴位需避开血管,避免深刺伤及内耳结构。 - 脑部穴位(如百会、风池)常用于调神醒脑,需结合病情选择补泻手法。 通过经络循行与脏腑关联选穴,可针对性调节耳部、脑部气血,实现“通则不病”的调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