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为什么会手抖?
#### 1️⃣ 生理性手抖(无需过度担心)
- **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时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肌肉震颤
- **疲劳/饥饿**:低血糖(血糖<3.9mmol/L)或电解质紊乱
- **咖啡因/酒精**:每日摄入超400mg咖啡因(约4杯咖啡)易诱发
- **药物反应**:哮喘药(沙丁胺醇)、抗抑郁药(舍曲林)等
#### 2️⃣ 病理性手抖(需及时就医)
| 疾病类型 | 典型特征 | 发作场景 |
|---------|---------|---------|
| 特发性震颤 | 拿杯子/写字时明显,常有家族史 | 动作性震颤 |
| 帕金森病 | 静止时"搓丸样"震颤,伴动作迟缓 | 静息震颤 |
| 甲亢 | 双手细颤伴心慌、消瘦 | 持续性震颤 |
| 小脑病变 | 意向性震颤(接近目标时加重) | 协调性震颤 |
### 二、能治好吗?
#### ✅ 可治愈类型
- **生理性震颤**:改善睡眠(保证7-9小时)、补充能量(及时进食)、停用刺激物后2-3天缓解
- **药物性震颤**:调整用药方案后1-2周恢复
- **甲亢性震颤**: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如甲巯咪唑)6-8周见效
#### 🛑 需长期管理类型
- **特发性震颤**:普萘洛尔(每日40-240mg)或扑米酮可控制症状
- **帕金森病**:左旋多巴制剂需终身服用,配合康复训练
- **心因性震颤**:认知行为治疗(CBT)需持续8-12周
### 三、就医信号(出现以下情况建议48小时内就诊)
1. 单侧手抖持续超过72小时
2. 伴随言语含糊/行走不稳
3. 震颤幅度超过1cm(可观察手持纸张时的抖动幅度)
4. 影响日常进食/书写等基本功能
### 四、生活建议(可立即实施)
- **饮食调节**:每日补充镁200mg(坚果/绿叶菜)
- **震颤记录**:用手机拍摄发作时的视频(便于医生判断类型)
- **放松训练**:每天进行10分钟深呼吸练习(4秒吸气-7秒屏息-8秒呼气)
建议先通过「2周观察法」:记录每日震颤发作时间、诱因、持续时间,若频率超过3次/天或进行性加重,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建议空腹前往,方便抽血检查甲功、电解质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