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可研报告编制质量(避免驳回指南)
---
## 一、**明确核心目标与需求**
1. **精准定位报告用途**
- 区分融资、审批、立项等不同场景,针对性调整侧重点(如融资需突出盈利模型,审批需符合政策规范)。
2. **与审批/融资方充分沟通**
- 提前了解具体要求(如格式、指标、附件清单),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返工。
---
## 二、**强化数据支撑与论证**
| 环节 | 关键措施 |
|-------------------|--------------------------------------------------------------------------|
| **基础数据** | 采用权威来源(统计局/行业协会/专业数据库),标注数据来源及更新时间 |
| **市场分析** | 结合行业报告+实地调研+竞品分析,量化市场需求与增长空间 |
| **技术可行性** | 提供技术参数对比、专家认证文件、专利/资质证明 |
| **财务测算** | 建立多情景模型(保守/中性/乐观),附敏感性分析表 |
---
## 三、**规避常见硬伤**
plaintext
✘ 风险分析流于形式 → ✔ 制定分级应对预案(政策/市场/技术风险)
✘ 投资估算模糊 → ✔ 分项明细表+价格依据(报价单/合同样本)
✘ 环保/安全忽略 → ✔ 专项评估报告+合规性声明(参照最新政策)
---
## 四、**提升报告专业度**
1. **逻辑框架优化**
mermaid
graph LR
A[政策合规性] --> B[市场必要性]
B --> C[技术可行性]
C --> D[经济合理性]
D --> E[风险可控性]
2. **可视化表达**
- 关键结论用图表展示(如市场增长率折线图、投资回收期瀑布图)
- 复杂流程用流程图/架构图替代文字描述
---
## 五、**内部审核与外部验证**
1. **建立三级复核机制**
- 编制人自检 → 技术/财务专家交叉审核 → 管理层终审
2. **引入第三方验证**
- 委托专业机构对核心数据/模型进行背对背验证(费用占比约1-3%总成本)
**执行要点**:每版报告预留15%修订时间,重点关注审批机构近半年驳回案例的共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