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梗的发生机制
**脑梗(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的疾病。其发生主要与以下机制相关:
---
#### 1️⃣ **血管阻塞**
- **动脉粥样硬化**: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导致脑血管内形成斑块(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斑块破裂后引发血栓,堵塞血管。
- **栓塞**:心脏(如房颤患者)、颈动脉等部位的血栓或斑块脱落,随血流堵塞脑部小动脉(常见于大脑中动脉)。
---
#### 2️⃣ **血流动力学异常**
- 血压骤降(如休克、药物过量)时,原本狭窄的脑血管无法维持足够血流,导致远端脑组织缺血。
---
#### 3️⃣ **血液成分异常**
- 高凝状态(如脱水、某些遗传性疾病)或血液黏稠度增高(如红细胞增多症)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
#### 🌟 **关键危险因素**
- **不可控因素**:年龄(>55岁风险升高)、遗传、性别(男性略高)。
- **可控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缺乏运动、房颤等。
---
#### ⚠️ **严重后果**
脑细胞对缺氧极度敏感,血流中断 **5分钟以上**即可发生不可逆损伤,引发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
#### 🔍 **预防重点**
- 控制“三高”(血压、血糖、血脂)。
- 戒烟限酒、健康饮食、规律运动。
- 房颤患者需抗凝治疗(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
(注:若出现突发性偏瘫、言语不清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