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输血时,怎样避免输血反应呢?

2 个回答

鬼鬼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输血反应的预防措施 ## 一、严格血液制品选择 1. **ABO/Rh血型精确匹配** - 确保供/受者血型完全一致(红细胞制品) - 血小板输注需ABO相容 2. **去白细胞处理** - 使用白细胞滤器(减少发热反应风险) - 推荐储存前去白细胞(残余白细胞<5×10⁶) ## 二、预防性用药(输血前30分钟) | 药物类型 | 用法 | 适用场景 | |----------------|--------------------------|---------------------| | 抗组胺药 | 苯海拉明20mg肌注/口服 | 过敏体质患者 | | 解热镇痛药 | 对乙酰氨基酚650mg口服 | 反复发热反应史 | | 糖皮质激素 | 氢化可的松50-100mg静注 | 严重过敏反应史 | ## 三、输注过程管理 - **输注速度控制** >红细胞:初始15分钟1-2ml/kg/h,逐渐调整 >血小板:以患者耐受最快速度输注 - **床边监测** >前15分钟医护人员全程监护 >每15分钟记录生命体征 ## 四、特殊处理技术 1. **辐照血液制品**(25-30Gy) - 适用于: ✓ 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 亲属供血 ✓ HLA配型血小板输注 2. **血浆灭活技术** - 减少病毒传播风险(对血浆制品) ## 五、长期管理策略 - **铁螯合治疗**(血清铁蛋白>1000μg/L时启动) - **限制输血指征** >Hb<60g/L(无缺氧症状可观察) >PLT<10×10⁹/L或活动性出血 ## 六、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mermaid graph TD A[突发寒战/发热] --> B{体温变化幅度} B -- ΔT≤1℃ --> C[减慢滴速+观察] B -- ΔT≥2℃ --> D[立即停止输血] D --> E[生理盐水维持通路] E --> F[送检血袋+患者血样] F --> G[启动输血反应调查流程] **注意事项**: 1. 建立输血反应登记制度(含反应类型、处理措施、转归) 2. 对频发反应患者进行HLA抗体筛查 3. 考虑自体输血(仅适用于部分获得性AA缓解期患者) 通过分层预防策略,可将输血反应发生率降至<0.5%。实际临床需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方案。
86298688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输血时,为了避免输血反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严格配型**:确保血液类型和血型完全匹配,避免ABO和Rh血型不兼容。 2. **交叉配血**:在输血前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供体和受体的血液相容。 3. **使用过滤网**:在输血过程中使用白细胞过滤器,减少白细胞引起的免疫反应。 4. **缓慢输注**:开始输血时应缓慢进行,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后再逐步加快速度。 5. **密切监测**:在输血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6. **预防性药物**: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其他预防性药物,以降低输血反应的风险。 7. **记录详细病史**: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输血史和过敏史,避免已知的致敏源。 8. **专业团队操作**:确保由有经验的医疗团队进行输血操作,遵循严格的医疗规范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