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非因工原因被辞退,有赔偿吗?

2 个回答

奇骏
# 工伤后非因工原因被辞退,是否有赔偿? 根据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和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如果员工在工伤期间或者因工伤导致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时,用人单位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了劳动合同,那么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给劳动者。 但是,如果是在员工伤愈后,因为非工伤的原因(例如工作表现不佳、公司经营调整等)被辞退,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那么用人单位只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即可,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赔偿金。 具体到你的情况,如果你在工伤期间被辞退,那么用人单位应该支付给你两倍的经济补偿;如果是在你伤愈后因为非工伤原因被辞退,且符合法定解除条件,那么只需要支付正常的经济补偿。建议你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师或者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寻求帮助,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新手1
## 工伤后非因工原因被辞退,有赔偿吗? ### 一、法律依据与赔偿标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期间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并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若在医疗期满后,劳动者仍不能从事原工作或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则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且支付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二、具体操作步骤 1. **申请劳动仲裁**:工伤后被公司辞退,应先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赔偿。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 **准备相关材料**: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及授权委托书(如有代理人)、工商登记信息资料等。这些材料将有助于证明你的劳动关系及工伤情况。 ### 三、其他注意事项 1. **医疗期权益保障**:在医疗期间,劳动者有权享受医疗待遇,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医疗期满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或调整后的工作,用人单位需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2. **违法解除合同的赔偿**: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应尽快采取行动,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总之,工伤后被公司无故辞退是有赔偿的。具体的赔偿标准和操作步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建议及时寻求专业法律援助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