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焊接监理中焊口点口的经验和建议
## 一、焊前准备阶段
1. **坡口处理**
- 检查坡口角度(建议30°~35°)
- 清理坡口两侧20mm范围内的油污、锈蚀(推荐使用角磨机+钢丝刷)
- 注意钝边厚度控制(建议1~2mm)
2. **组对质量**
- 间隙控制:对接接头推荐2~3mm
- 错边量≤1.5mm(薄板)或≤2mm(厚板)
- 使用专用组对工装保证精度
## 二、点焊操作规范
1. **点焊参数**
- 长度:10~15mm(板厚≤6mm)
- 间距:100~150mm(视工件尺寸调整)
- 焊脚高度≥1/3板厚
2. **常见问题预防**
- 避免在母材表面引弧
- 点焊后及时清除药皮检查质量
- 重要部位采用对称点焊法
## 三、监理控制要点
1. **过程检查**
- 100%目视检查点焊质量
- 抽查点焊熔深(建议20%比例)
- 重点监控转角、接管等应力集中部位
2. **文件管理**
- 留存焊材质量证明文件
- 记录焊接参数和环境条件
- 建立可追溯的焊口编号系统
## 四、经验启示
1. **典型案例**
- 某项目因坡口角度过大导致未焊透,返工率达15%
- 某钢结构因点焊间距过大产生变形,校正耗时3天
2. **管理建议**
- 推行焊前技术交底制度
- 建立焊工技能分级管理制度
- 引入数字焊机参数监控系统
> **特别提醒**:家居装修焊接应特别注意防火措施,建议配置专用焊接防护毯,焊接后需进行24小时火情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