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存量常规水电项目不再核发绿色电力证书?
#### 1️⃣ **政策激励重点转移**
- **优先支持新兴可再生能源**
国家绿色电力证书(绿证)的核心目标是鼓励风电、光伏等波动性强、市场化程度低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存量常规水电技术成熟、商业化程度高,已具备稳定收益能力,政策资源需向更需扶持的领域倾斜。
- **避免重复补贴**
部分存量水电项目已享受过电价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若继续核发绿证可能造成“双重激励”,违背公平性原则。
#### 2️⃣ **绿证市场机制优化**
- **保障绿证稀缺性与价值**
截至2023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超4.1亿千瓦(占可再生能源装机约54%)。若开放存量水电绿证核发,可能导致绿证供给激增,冲击市场价格体系。
- **衔接国际绿电认证标准**
国际通行的绿证核发规则(如I-REC)通常仅对新建/技改项目开放,存量水电项目需通过额外环境效益证明(如生态修复)方可申请,与国内政策优化方向一致。
#### 3️⃣ **环保约束强化**
- **生态红线倒逼标准提升**
早期水电项目可能存在库区淹没、生物多样性破坏等历史遗留问题。2022年《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要求,绿色电力认证需同步考量生态保护成效。
#### 📌 **政策依据**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关于有序推进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的通知》(2023年8月)
▶ 明确:“对2023年1月1日后投产的常规水电项目核发绿证,存量项目暂不纳入”。
(注:数据引用需结合最新政策动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