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企业没有按照加计抵减政策做账,会违反哪些规定?

请详细解释企业在进行财务税务处理时,如果没有正确应用加计抵减政策,可能会触犯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税务规定。

2 个回答

osp
# 企业未按加计抵减政策做账可能违反的规定 ## 一、违反的税收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 **第六十三条**:未按规定申报或虚假申报税收优惠,可能被认定为偷税行为,需补缴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罚款。 2.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2019年第39号)** - 未按文件要求对进项税额进行加计抵减核算,属于违规享受税收优惠。 --- ## 二、违反的会计准则 1.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 **第十二条**:未真实反映加计抵减政策对损益的影响,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违反可靠性原则。 2.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 加计抵减本质上属于税收优惠型政府补助,未按规定核算可能违反确认与计量要求。 --- ## 三、可能面临的后果 | 违规类型 | 具体后果 | |----------------|--------------------------------------------------------------------------| | 税务处罚 | 补缴税款+滞纳金(日万分之五),50%-5倍罚款 | | 信用评级下调 | 纳税信用等级可能被降为D级,影响发票申领、招投标等 | | 审计风险 | 年度审计报告可能被出具"保留意见",影响企业融资和上市 | | 后续政策限制 | 未来3年内可能丧失申请其他税收优惠资格 | --- ## 四、补救建议 1. 在汇算清缴期内补充申报 2. 主动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并补缴税款 3. 调整会计账簿追溯适用政策 4. 建立税收优惠专项台账管理制度
嘎嘎
企业在进行财务税务处理时,如果没有按照加计抵减政策做账,可能会违反以下规定: 1. **违反税收征管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企业未按照加计抵减政策做账,可能导致少缴税款,从而构成偷税行为。 2. **违反企业所得税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未按照加计抵减政策做账,可能导致税前扣除不准确,从而影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 3. **违反增值税暂行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企业未按照加计抵减政策做账,可能导致进项税额抵扣不准确,从而影响增值税的计算和缴纳。 4. **违反发票管理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企业未按照加计抵减政策做账,可能导致发票开具不准确,从而影响税务检查和审计。 因此,企业应当按照加计抵减政策进行准确的财务税务处理,避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税务规定,确保企业的合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