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坑规范与边坡规范中锚杆岩石锚固力差异原因分析
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中,锚杆岩石锚固力的规定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原因如下:
---
#### 1. **工程性质与安全储备不同**
- **基坑工程**:属于临时性支护(通常设计使用年限≤2年),需考虑施工期荷载(如开挖卸载、动态施工扰动等),**安全系数较低**(一般取1.1~1.4)。
- **边坡工程**:属于永久性支护(设计使用年限≥50年),需考虑长期稳定性(如风化、地下水渗透、地震等),**安全系数较高**(一般取1.8~2.2)。
---
#### 2. **岩体分类与参数取值差异**
- **基坑规范**:
- 侧重短期稳定性,岩体分类较简化(如按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划分),对岩体抗剪强度参数(如黏聚力、内摩擦角)取值偏保守。
- 锚固力计算公式中,**抗拔力折减系数**(如0.6~0.8)较低。
- **边坡规范**:
- 考虑长期岩体劣化,分类更细致(如《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抗剪强度参数基于长期观测或试验修正,取值更严格。
- **抗拔力折减系数**(如0.4~0.6)更低,且引入耐久性修正。
---
#### 3. **破坏模式与计算模型不同**
- **基坑规范**:
- 主要关注局部岩体破坏(如锚杆与注浆体界面破坏、岩体锥形破坏),计算模型偏重经验公式。
- 锚固长度计算时,可能忽略岩体结构面影响。
- **边坡规范**:
- 需考虑整体稳定性(如沿软弱结构面滑动、深层滑移),锚固力需与整体稳定性分析结合。
- 引入“等效内摩擦角”概念,对复杂岩体结构的锚固力修正更严格。
---
#### 4. **荷载组合与分项系数差异**
- **基坑规范**:
- 荷载组合以短期施工荷载为主(如土压力、地下水压力),分项系数较低(如1.0~1.25)。
- **边坡规范**:
- 荷载组合需叠加长期荷载(如地震、暴雨、冻融),分项系数更高(如1.35~1.5)。
---
#### 5. **工程经验与区域适应性**
- 基坑规范多基于城市密集区工程经验(如软岩、强风化岩),锚固力取值偏保守。
- 边坡规范适用于复杂地质区域(如山区、高陡边坡),需应对更大不确定性,故锚固力要求更严格。
---
### 总结
| 差异维度 | 基坑规范(临时支护) | 边坡规范(永久支护) |
|----------------|--------------------------|----------------------------|
| 安全系数 | 低(1.1~1.4) | 高(1.8~2.2) |
| 岩体参数 | 短期保守取值 | 长期修正+劣化修正 |
| 破坏模式 | 局部破坏为主 | 整体稳定性主导 |
| 荷载组合 | 短期施工荷载 | 长期荷载+极端工况 |
实际工程中需根据具体工况选择规范,必要时通过现场试验或数值模拟验证锚固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