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方走逃失联后重新联系上的处理步骤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如《民法典》《民事诉讼法》等),可采取以下措施:
### 一、**确认乙方身份及履约能力**
1. **核实身份真实性**
- 要求提供有效身份证明、营业执照等材料;
- 确认是否为原合同签约主体(防止冒名顶替)。
2. **评估履约意愿及能力**
- 要求说明失联原因;
- 审查其当前经营状况、资产情况。
---
### 二、**审查原合同履行情况**
1. **梳理合同条款**
- 确认合同是否包含“失联违约条款”;
- 核查已履行部分与未履行义务。
2. **固定违约证据**
- 保存失联期间的沟通记录(短信、邮件等);
- 整理因乙方失联导致的损失凭证(如垫付款、第三方费用等)。
---
### 三、**协商后续处理方案**
1. **书面补充协议**
- 协商继续履行合同的条件(如履约保证金、分期付款等);
- 明确违约责任加重条款(防止二次失联)。
2. **终止合同并索赔**
- 若乙方无继续履行能力,可协商解除合同;
- 要求赔偿实际损失(依据《民法典》第584条)。
---
### 四、**法律救济措施**
1. **诉讼/仲裁准备**
- 若协商失败,及时向法院起诉或申请仲裁;
- 注意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自知道权利受损起算)。
2. **财产保全**
- 申请冻结乙方银行账户、查封财产(防止转移资产)。
---
### 五、**风险防范建议**
1. **完善合同条款**
- 增加“失联视为违约”条款;
- 约定更高违约金或履约担保。
2. **定期履行监督**
- 建立阶段性验收和付款机制;
- 留存乙方有效联系方式(如紧急联系人)。
> **法律依据**:
> - 《民法典》第577条(违约责任)
> - 《民事诉讼法》第103条(财产保全)
>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
**提示**:建议全程通过书面形式(如函件、邮件)沟通,必要时委托律师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