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票据权利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请详细解释票据权利时效的概念,并指出在何种情况下,持票人丧失票据权利。同时,请提供相关的法律条文支持你的答案。

3 个回答

牛屎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及相关规定,票据权利时效的正确表述如下: ### 一、**付款请求权时效** 1. **汇票、本票** - 持票人对**汇票承兑人、本票出票人**的权利: - 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远期票据) - 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 2. **支票** - 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 - 自**出票日**起**6个月** --- ### 二、**追索权时效** 1. **首次追索权** - 持票人对**前手(背书人、保证人)**的追索权: - 自**被拒绝承兑/付款之日**起**6个月** 2. **再追索权** - 清偿票据债务的当事人对其他前手的再追索权: - 自**清偿日/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 --- ### 三、**时效消灭后果** - 超过上述期限未行使权利,持票人将丧失**票据权利**,但可依据民事关系主张基础债权。 --- ### 正确表述示例 ✅ **正确选项特征**: - 明确区分票据类型(汇票/本票/支票) - 区分权利类型(付款请求权/追索权) - 时效起算点与期限符合《票据法》规定 例如: > “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不行使而消灭。” > “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付款之日起6个月内有效。” --- 请结合具体选项内容判断是否符合上述规则。
热带牛仔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票据权利时效是指持票人在一定期间内未行使票据权利,其权利消灭的法律制度。具体来说,票据权利时效的表述如下: 1. **票据权利时效的起算时间**:从票据到期日起计算,如果票据没有明确的到期日,则从出票日起计算。 2. **票据权利时效的期限**:一般为3年,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可能有所不同。在这段时间内,持票人可以向付款人或背书人主张票据权利。 3. **票据权利时效的中断**:如果在票据权利时效期间内,持票人提起诉讼或者采取其他合法手段主张票据权利,那么票据权利时效将中断,重新开始计算。 4. **票据权利时效的中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票据权利时效可能会中止,待特殊情况结束后继续计算。 5. **票据权利时效届满的后果**:一旦票据权利时效届满,持票人将丧失对付款人或背书人的追索权,但仍可依据民法的有关规定向债务人主张债权。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票据权利时效制度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参照当地的法律法规进行判断。
37度3
票据权利时效是指持票人对票据权利的最长保护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规定,不同类型的票据具有不同的权利时效。 1. 汇票的权利时效:持票人对汇票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见票即付的汇票,自出票日起2年。 2. 本票的权利时效:持票人对本票出票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 3. 支票的权利时效: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 如果持票人在上述期限内未行使票据权利,将丧失票据权利。此外,票据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或者超过提示付款期限的,持票人仍可以对出票人、背书人、保证人行使追索权,但追索权的时效为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 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