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答:**
### 1. **培养基发黄的可能原因**
- **代谢产物积累**:芽孢菌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代谢产物(如色素、酸性物质等),可能导致培养基颜色变化(如变黄)。
- **培养基成分分解**:某些芽孢菌可能分解培养基中的特定成分(如碳源、氮源),产生有色副产物。
- **pH变化**:微生物代谢可能改变培养基的酸碱度,导致指示剂(如酚红)变色。
### 2. **空白培养皿颜色正常的原因**
空白培养皿未接种微生物,不存在代谢活动,因此培养基颜色保持原始状态(如透明或浅色)。
### 3. **是否意味着污染?**
- **不一定**:若实验组接种的是已知菌种(如芽孢杆菌),发黄可能是其正常代谢现象。
- **需进一步验证**:
- **观察菌落形态**:若菌落形态单一且符合目标菌特征,可能非污染。
- **革兰氏染色/镜检**:确认是否为单一菌种。
- **空白对照培养**:若空白培养皿后期也发黄,则可能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或操作污染。
### 4. **建议操作**
- 重复实验,严格无菌操作。
- 对发黄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确认是否为杂菌污染。
- 查阅目标菌种的文献,确认其是否具有产色素特性。
**结论**:培养基发黄可能是目标菌的正常代谢结果,但需通过实验排除污染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