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行食品安全标准,**正规的食用级塑料制品不含邻苯二甲酸丁酯(DBP)**。以下是具体说明:
---
### 1.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作用**
邻苯二甲酸酯(如DBP)常作为增塑剂添加到塑料中,但这类物质可能对人体内分泌系统造成干扰。
---
### 2. **食用级塑料的监管要求**
- **中国标准(GB 4806.7-2016)**:明确禁止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如DBP、DEHP等)用于食品接触塑料制品。
- **欧盟法规(EU)No 10/2011**:严格限制食品接触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迁移量≤0.3mg/kg)。
- **美国FDA标准**:要求食品级塑料使用更安全的增塑剂(如柠檬酸酯、环氧大豆油等)。
---
### 3. **常见食品级塑料标识**
- **PET(1号)**:饮料瓶、食用油瓶(不含邻苯类增塑剂)
- **HDPE(2号)**:牛奶瓶、洗发水瓶
- **PP(5号)**:微波炉餐盒、吸管(耐高温且安全性高)
- **注意**:PVC(3号)塑料可能含邻苯二甲酸酯,需避免用于食品接触。
---
### 4. **消费者建议**
- ✅ 认准包装上的**QS标志**或**食品接触材料标识**;
- ✅ 避免用非食品级塑料(如PVC保鲜膜)接触油脂/高温食物;
- ✅ 优先选择PP、PET等标注“不含塑化剂”的产品。
---
### 总结
正规渠道购买的食用级塑料制品已通过安全性检测,无需担心邻苯二甲酸丁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