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印刷墨膜的白化现象,需要先了解其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说,白化现象可能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1. **油墨与介质不兼容或沉淀**:如果湿度增加,这种情况会恶化。
2. **油墨体系对蜡类表面活性剂互溶性差**:或者油墨结皮后印刷过程中未被复溶而转移到图文上。
3. **静电问题**:可能是由于油墨或承印物上的静电,或者是稀释溶剂产生的静电(因为不同溶剂的电阻不同)。
4. **环境湿度过高**:特别是使用醇溶性油墨时,如果周围环境的湿度太高,乙醇会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导致油墨白化。
针对不同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1. **改善环境条件**:确保车间安装恒温恒湿装置,将温度控制在大约25℃,湿度不超过70%。
2. **调整油墨配方**:加入芳烃或酯类真溶剂以促进再度溶解,或者在墨斗里安装搅拌器帮助均匀混合油墨。
3. **使用抗静电剂**:如果确定是静电引起的问题,可以在油墨中添加适量的抗静电剂来减少静电的产生。
4. **更换新墨**:如果发现是由于使用了含水量较高的旧墨造成的白化,应及时更换为新墨。
总之,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印刷过程中墨膜的白化现象,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