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与措施
## 一、扩大覆盖范围,实现“全民参保”
1. **消除户籍壁垒**
- 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允许灵活就业人员跨区域参保
- 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强制参保机制(如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
2. **动态监测机制**
- 运用大数据识别未参保群体(如流动人口、农民工)
- 建立社保与民政、税务系统的联动核查机制
## 二、推进制度整合,强化“城乡统筹”
1. **统筹层次提升**
- 2025年前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 建立医疗保险省级调剂金制度
2. **待遇均衡化改革**
- 制定城乡居民养老金动态调整公式(与CPI、工资增长联动)
- 实行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城乡统一标准
## 三、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
| 保障层级 | 政府责任 | 市场作用 | 个人参与 |
|---------|---------|---------|---------|
| 第一层(基本保障) | 全额兜底 | - | 强制缴费 |
| 第二层(补充保险) | 税收优惠 | 产品开发 | 自主选择 |
| 第三层(商业保险) | 政策引导 | 市场运作 | 自愿购买 |
**实施路径:**
- 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覆盖率提升至60%以上
- 推广税优健康险、长期护理险试点
- 发展普惠型养老金融产品
## 四、建立可持续运行机制
1. **开源举措**
- 划转10%国有企业股权充实社保基金
- 探索社保基金投资REITs等新型资产
2. **节流措施**
- 推行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建立精算平衡模型(缴费年限与待遇挂钩)
3. **参数调整**
- 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
- 建立缴费基数自动调整机制
## 五、数字化转型支撑
1. 建设全国统一社保公共服务平台
2. 推广电子社保卡(2025年覆盖率超95%)
3. 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整合医疗、民政等12个部门数据)
## 六、法治保障与监管创新
1. 加快《社会保障法》立法进程
2. 建立社保基金智能监管系统(区块链技术应用)
3. 推行信用管理制度(企业社保失信联合惩戒)
**实施效果预期**:通过上述措施,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城乡差异缩小至15%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多层次保障替代率达到70%以上,基金投资收益率年均超过CPI+3个百分点。